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减税降费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4)

来源:中国物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税收收入是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政策调整不仅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也会对货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税收收入是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政策调整不仅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也会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影响。从短期看,减税对物价和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实施最初的几个月中,随着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央行应加强减税降费对物价影响研究,加强与财政部门就税收征收进度、减税规模的评估与测算等问题的沟通研判,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保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从长期看,减税对财政收支平衡将持续带来较大压力,叠加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犹在,政府债、尤其地方债仍是政府财力的重要补充,债务规模将继续较快增长,其对长期市场利率的影响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需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税收政策调整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税收政策单独并不能对经济有“立竿见影”效果,因此,央行与财政部应建立宏观调控协调配合机制,使减税与适应的信贷支持政策相配合,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降低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2019年8月份央行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的改革,朝着利率“双轨制”的并轨迈出了重要一步,建立了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在当前流动性总体充裕情况下,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来,央行应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利率形成机制,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有效引导和监管金融机构定价行为,切实改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使企业减税降费获得的收益与信贷支持形成合力,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投资收益,助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主要是消费税下划地方,征收环节后移至消费端,这是在当前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完全匹配、减税降费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带来一定压力情况下,为健全地方税体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来源进行的有益尝试。后续随着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铺开,政府财政增收将继续承压。一方面应继续推进以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划分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另一方面要做好消费税下划地方工作,适时开征房产税,构建以房产税、消费税、资源税等为主的地方税体系,以达到适度增加地方财力、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目的。

(四)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防范地方债风险

减税降费带来的国库增收压力需要到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税基扩大带来的税收增收效应超过减税降费影响后方能根本缓解,在此期间内,应在利用存量方面做好文章,加快盘活政府存量资产,清理结余资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专项债一般对应特定项目,使用项目收益还本付息。各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做好专项债项目信息披露、项目管理与债券管理的衔接工作,确保专项债券资金及时落地,保证项目及时开工、尽早见效;应进一步做好项目库建设,为后续专项债发行提供项目支撑,对专项债资金利用好存量、控制好增量;应不断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预算执行,做好财政收支、债务发行及偿还的预算安排,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1]冯海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减税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7(07):40-47.

[2]罗捍东,丁丹.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估计与分析:基于Barro内生增长理论与动态规划最优增长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5(11):391-397.

[3]刘贵生.我国国库会计改革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金融会计,2014(12):54-58.

[4]余萍.拉弗曲线、最优税负及美国减税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163-170.

[5]潘国俊.政府资金运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4(06):81-89.

[6]张海星.中国税收与政府投资对CPI影响的动态分析[J].税务研究,2012(05):30-35.

[7]肖鹏,刁晓红.营业税改增值税对CPI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营改增”的样本分析[J].财政研究,2016(04):82-92.

文章来源:《中国物价》 网址: http://www.zgwjzz.cn/qikandaodu/2021/0128/332.html



上一篇:公立基层医院业财融合实施路径探讨
下一篇:战后中储券兑换率的物价影响效应:基于反事实

中国物价投稿 | 中国物价编辑部| 中国物价版面费 | 中国物价论文发表 | 中国物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物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